重编曹洞五位显诀——卷一
2017-09-26 15:14

  洞山五位显诀

  补曰。善卿云。价初住新丰。晚迁洞山。大驾其道。立偏正五位。为当时首唱。今此亦云洞山显诀。则五位之设始自洞山。是天下之通论也。是以宝镜三昧歌与玄中铭.雪子吟.纲宗三偈等。词语多相同。皆出于悟本无疑矣。而僧宝传云。曹山欲辞洞山。山云。三更当来。授汝曲折。至中夜授章先云岩所付宝镜三昧.五位显诀.三渗漏。又赞曰。宝镜三昧。其词要妙。云岩以授洞山。疑药山所作也。先德惧属流布。多珍秘之。但五位偈三渗漏之语。见于禅书。据此则三昧显诀逐位颂三漏等文。皆似出于药山。与此不同。以何为正。今以管豹窥之。宝镜显诀三漏之旨。虽皆禀于药峤。至于着文设位流布丛林。则创自洞山。故天下称洞山五位。又亲承克家曹山父子皆云洞山显诀。此为明证。何必惑于后来之说乎。但祖上秘之。虑成路布。洞山大开户牖。无嫌底法遂乃立名定位施设不疑耳。故云显诀。意可知矣。或云宝镜三昧是药山之作。余皆洞山相承而述。父基子构其殆庶几。然药山门下有二宗途。道吾下至于石霜末山(即九峰也)而去。多以君臣父子用之。云岩下至于曹洞父子而来。多以偏正用之而兼含君父。若使宝镜三昧药山已有正偏回互三五之说者。秘于智而不传。独私于晟。使家风乃尔不同。何哉。又洞山不合得首唱之名。是可疑也。然则宝镜之作阙疑可也。至于显诀三渗漏则悟本之嘱。耽章彰彰矣。宝传中含胡为文。致生疑豫。惜矣。

  正位却偏。就偏辨得。是圆两意。

  曹山拣云。正位却偏者。为不对物。虽不对。物却具。 辉释云。却具者。具用也。 别时拣云。正中无用为偏。全用为圆。是两意。问。如何是全。云。不顾者。得底人也。此正位不明来也。若佛出世也恁么。若佛不出世也恁么。所以千圣万圣皆归正位承当。 释云。不顾者。此明具圆用也。又就偏辨得是圆两意者。偏中辨得正位。故云全。就偏辨得其正位。故云圆。偏正一一位具两意。偏正双圆体用俱全。故云两意。凡有涉缘言句。呼为用也。 又别拣云。夫先师所明偏正与兼带等。用先师本意。不为明功进修之位兼涉教句。直是格外玄谈要绝妙旨。祇明从上物体现前。冥叶古圣之道。今见诸学士诠拣先师意度。似有误彰。不免聊为叙其差当。愧在不混其功。于中或有借位明功。借功明位。缘绪多端。功在临时。看语来势。不负来机。妙在佳致尔。 补曰。尝阅广弘明集。讲肆诸释氏皆称学士。如云今学士如林。又妙玄云。学士光统(云云)。借功借位等。释文见下。 拣云。正中偏却具此一位。第一不得动着。 释云。洞山到田畔。有师僧插田。有一僧倒插。山问。阇梨因什么倒插。对云。心中活在。师不言归院。翌日众僧普请出。次日先出候问昨日倒插田僧出来。其僧末后出门。山问。阇梨昨日东园斫竹者谁。其僧罔测云不知。山云阇梨什么处人。云邓州人。山云老僧行脚时曾往过来。 又伪山大众作田次。山出门拟往作田处。恰遇仰山从田中上来。山问田中多少人。仰山便插锹子侧立。山云今日南山多有人刈茅。此等语例不常用也。子细详之。 拣云。如学士拣独脱物外起众圣之前云。是正位却圆。其实屈正位也。此例语是古人道。过迹尚存。犹未得语中无语。此复呼为非正位也。为语中有语。故此可呼为有病兼带。不得呼为相兼带来耳。 释云。此是曹山贬真和尚之语。若非深契玄枢。谁敢辨其邪正。一字褒贬。万古明规。独脱物外语者。来从肇法师论云。理为神御。独朗众圣之前。百丈云。我有语独脱物外。起于众圣之前。云岩因举此语云。我道独脱物外。岂众圣之前。此是云岩助明提举之语。所以起岂两字各有来由。玄学之徒须知的意。 补曰。正位之名。非局于洞上。元自乘教。如维摩经云。若声听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。得入正位然后乃消。已入正位食此饭者。得心解脱然后乃消。 华严离世间品云。菩萨摩诃萨以一切空为所住处。善巧观察故。以无相为所住处。不出正位故(云云)。起信论云。此体用熏习有二种(云云)。释论云。一者未入正位。二者已入正位。云何为未入正位者。谓十信凡夫一切二乘三贤菩萨。未得正体智。不证如理故如本。一者未相应。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。以意识熏习。依信力故而修行。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。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。云何为已入正位。谓十地菩萨。内得正体智。外得后得智。一分智用与如来等。唯本熏习力自然修行。增长真如。能灭无明故如本。二者已相应。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。与诸佛智用相应。唯依法力自然修行。熏习真如。亦灭无明。故岩头大师云。一个力在转处。犹如冰上葫芦子。等闲荡荡地。按着便转。若是正位中来。不合着规摸饾饤伊。唤作恁么时一物不思。亦云正句。湛湛地亦云孤峰。亦云顶王。

  偏位虽偏。亦圆两意。缘中辨得。是有语中无语。

  拣云。为用处不立的。不立的则真。不常用也 释云。偏位虽偏亦圆两意者。为缘中辨得。是有语中无语也。为用处不立的。不立的则真。不可常用也。偏正双现故云圆两意也。又缘中辨得。是有语中无语也者。谓涉缘明妙。借句现体。又用处不立的者。虽就用中。明为语中不伤。 又拣云。偏位虽偏亦圆者。用中无物不触是两意。虽就用中明。为语中不伤。此乃竟日道如不道。一般又云。偏位却圆。亦具缘中不触。 释云。用中无物不触两意者。宾主两意不触也。洞山问僧你名什么。僧云请和尚安名。师却称良价。僧无对。云居代云。恁么则无出头处。又云恁么则总被和尚占却也。又看上

通讯地址: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禅寺 联系方式:0751-6501014(客堂)0751—6502258(信息部)

Copyright (C)中国禅宗网 旧版 All Right Reserved 南华禅寺版权所有 ICP证粤A1-20100101